【2013年01月25日讯】(文/江宇应教授)圣荷西州立大学江宇应教授(Dr. William Jiang),学识渊博,见解独特,精通英文和西班牙文,拥有4个美国名校硕士学位与1个博士学位。他建立了大学入学辅导机构──长春藤指导(The Ivy Advisor),将自己积累多年大学入学辅导知识和经验传授出来,帮助众多华人子弟考入理想大学。
为培养华裔学子们的文学素养,加深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江教授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对学生必读西方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简出的精彩解读,帮助学生掌握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开阔视野,增加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幼年溶入和理解西方人文精神。本报于每月第1个星期六,连续刊出江教授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子们的阅读兴趣。
虽然进名校不一定代表成功,没进名校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我一直认为,有条件的孩子就一定要争取上最好的大学。一些世界最优秀的公司都注重所谓Pedigree(血统),也就是说,它们只在几家最著名的大学招聘。另外,这些公司极为重视所谓raw talent(本能的聪明)。比如说,它们非常喜欢考核申请者的智力,而要求应招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回答极为复杂的智力题目(Intelligence Riddles)。名校是很多家庭,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梦想。
我多年来辅导学生上名校,每年都捷报频传,已帮助很多的华人子弟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长春藤或其它名校。这与我极力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名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提起经典作品,我就特别兴奋和激动。记得我10几岁时,如饥似渴地通读文学经典。那时,大陆搞文化革命,学校停课,父母进牛棚接受改造,我成天在家自己读书,与几个朋友争相交换图书馆里偷出来的进口书籍。对人生的认识就渐渐地从书中学来,大大深化了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书中自有黄金屋。来美后,读的书就更多更广了,但还是特别喜欢阅读西方的经典文学名著,并开始不厌其烦地鼓励儿女们大量阅读名著。我坚信,儿女们和我辅导的其它学生,他们能得到SAT的满分或超高分,而先后进入长春藤大学或其它精英文理学院,与我鼓励甚至逼迫他们阅读文学名著,是分不开的。我一向认为,要学好英文,要学好做人,必须坚持阅读名著。
几乎每个学生小时候都喜欢听故事,然而贵就贵在能够逐渐培养和坚持读书的好习惯。日积月累,读书不仅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也将会让我们在学业、SAT,和大学申请中受益无穷。学习英语的基础包括词汇量、阅读、写作和语法。做好这4方面,能打好整个高中甚至大学学习的基础。不管是为了应付考试也好,为了上好大学,或者为了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完人,都要坚持阅读。最好的阅读方式是,有选择地阅读精选的书单。我建议按部就班,按不同年级的书单阅读。长期以来,我已精选编辑了4个等级的书单,适应于6年级到高中毕业,加起来有四百多本书。
我知道孩子们都喜欢读哈利‧波特和其它幻想小说,但我还是要注重传统和经典著作的阅读。提起经典著作,我就情不自禁地憧憬到历史上著名文学家带我去过的无数高尚、奇异、激烈、悲惨或光怪陆离的世界。我还记得,我与狄更斯(Dickens)笔下的戴维‧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一道成长;被雨果(Hugo)《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中的主要人物冉‧阿让(Jean Valjean) 的博爱而感染;随着海明威(Hemingway)在西班牙斗牛,和他的老人在海上捕鱼;也陪着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笔下的佃农和雇工,颠沛流离、艰苦谋生。谈起斯坦贝克,这位我们加州本地的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出生于离湾区1个小时以外的Salinas,一生中写了30多本名著,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和中篇小说《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这2本书刻画了人间的各种主题:生活的艰辛和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忠诚和呵护、对不平社会的嫉恨和对人生的满足和喜悦。我建议读者们应该去Salinas访问约翰‧斯坦贝克的国家纪念馆。
阅读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潜移默化地深化语感,扩大词汇量,从而提高英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从5、6年级就开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再加上有机会把自己的读书的心得和感想,记录下来,既增强了对书的理解,又练习了写作能力,还大大加强了自己的词汇量。到了11年级,考SAT的时候,不需要刻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SAT,就能水到渠成,游刃有余地获得高分。我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就是一家特别强调阅读经典名著的学校。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阅读核心课程中所罗列的60多本名著。我认为,现在的学生要持之以恒地阅读经典名著,才能古为今用,在当今变化多端的国际化社会中,成为全面发展左右逢源的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