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变形记》

文:江宇应教授

 英国研究卡夫卡的专家詹姆斯-哈维斯(James Hawes)  写了一本书《Why You Should Read Kafka Before You Waste Your Life》, 意思是你这一辈子如果没有阅读卡夫卡的小说,那你的生命都枉费了。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将出自卡夫卡深沉的笔触之下的作品列为最值得一读的世界文学名作”。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卡夫卡以及他的《变形记》。对于卡夫卡和他的《变形记》,因为是现代的作家和作品,而且进入中国的时期比较晚,所以华裔的读者相对比较陌生。

卡夫卡全名叫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 Kafka),出生于1883年,1924年,年仅41岁就去世了。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复杂、深不可测的人物。很多人说他是奥地利的小说家,也有人说他是捷克的小说家,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乡布拉格,一个欧洲非常重要的城市,当时被奥地利王国统治,现在属于捷克。他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居住的那个区属于布拉格犹太德语区,所以他的文化背景非常复杂。犹太人对子女学习非常严格,卡夫卡从小所受教育严谨,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来转学法律。l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终身没有结婚,有几次订婚,但都不成功。一生大部分时间遭受病痛的折磨,最后得了肺结核,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治而亡。

卡夫卡从小就喜欢文学,大学的时候开始写作。他经常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入流,但又很喜欢写作。在一生中发表过好几部小说,中篇小说有《判决》 (Das Urteil),和《变形记》(Die Verwandlung),长篇小说如:《城堡》(Das Schloß) 、《审判》(Der Prozeß),还写过大量的短篇小说。生前共出版过7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他的很多手稿,至少包括三部长篇小说,自认为写得不好,一直没发表。死前留下遗嘱,要好友布劳德(Max Brod)将他的手稿毁掉。布劳德看过后认为是很好的作品,于是将其整理出版为《卡夫卡全集》(1950—1980)共九卷,其中八卷中的作品是首次刊出,引起文坛轰动。

 《变形记》 是讲述怎样一个故事呢?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是一个公司的促销员,早晨4点钟就要起来赶火车上班。 “一天早晨,格里高从不安的恶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条巨大的甲虫,肚皮朝上躺在床上。他的后背硬的象盔甲一样。当他抬起头时,他看见他那象圆屋顶一样的黑色肚皮被分成了许多块弧形的硬片。上面的被子几乎盖不住,好像就要滑落下来了。他的腿变成了无数只。跟庞大的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它们瘦的可怜,正无助地在他眼前挥舞着。” 这是文章的开篇第一句,直入主题,直接定下了整个故事荒诞、离奇的基调。

这个故事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格里高和父母亲还有妹妹住在一起,变成甲虫以后,他自己的惊慌和忧虑,想到自己对亲人无穷无尽的责任;想到令他感到压抑的工作;想到每天匆匆忙忙赶火车,要去不同地方推销公司产品;想到公司各种各样的官僚制度;想到不管他多么努力,老板也永远嫌弃他的感觉。想到这些,他就想着立刻出门去赶5点的火车。赶不上就赶6点的,再赶不上就赶7点的火车。结果他完全起不来,身体已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翻不过身来。他用尽全身力量,终于翻过身来,结果重重的摔在地上,非常痛苦。他的老板追问他为什么还没有去上班,找到家里来了。当他用他甲虫的爪子,去打开门。他甲虫的形象就第一次呈现在老板和家人面前。家人非常惊慌、惧怕,把他赶回房间,公司老板也惊叫着溜走了。

第二部分讲格里高如何身为甲虫的模样,还保持着人的意识。想着如何替父亲还清债务,如何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如何才能够继续支持这个家。在这个部分,有两件令人非常吃惊和觉得荒谬的事情:第一就是作为父母和妹妹,看到儿子和哥哥变成了甲虫,表现的虽然是惊慌失措,但并没有做任何努力,想着如何找科学家或医生,寻找人变成虫的原因,想办法怎样让亲人变回原形,过正常的生活,反而他们觉得亲人变成甲虫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事实。第二事情是父母和妹妹既然接受了他身为甲虫,慢慢表现出来的不是同情、怜悯和不舍,而是尽量躲避他,不看到他,不关心他。妹妹最开始还比较虔诚的伺候身为甲虫的哥哥,就像喂一条虫一样,端来虫所习惯吃的食品和饮料给哥哥吃。但后来已经完全觉得哥哥是一个负担,完全的厌弃他。在小说超出常人的理性和怪异中,读者体会到外形还是人体的人,已经没有了人性;而格里高失去人形,却是最有人性的,依然对家人充满了责任和怀恋。这正是卡夫卡希望表现的重要一点,即现代人脑子和身体的脱节。第二部分还讲述了父母知道自己儿子变成了甲虫后,如何重新工作,维持生计?着重描述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不能继续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撑所感到的愧疚和其他各种充满人性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叙述的是:由于格里高变成了一个甲虫,不能为家庭做贡献,却长期占用着一个房间。父母亲为了增加经济来源,把别的房间用来出租,把他的房间用以摆放杂物。全家人都极力讨好房客,以保障持续稳定的房租,支撑家庭。房客们知道这个家庭的儿子变成了甲虫,也并不感到奇怪,只是不喜欢他而已。格里高虽然外形改变了,但内心还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渴望家人依旧把他当作家庭中的一员,渴望和外界接触。有一天晚上,当他的房门被打开,格里高就以为也许是家人对他仍然留有旧情,在给他一个和大家亲近、交流的机会。有一次,格里高听到妹妹为了取悦三位房客,在表演拉小提琴,就爬出房间,也在一旁聆听优雅的琴声。这时一个房客突然看到了格里高,变得非常的惊恐。其他两个房客也吓得同时站起来,要离开,说不准备再租房子了。这件事触怒了父母亲和妹妹,他们很快把他赶回房间。妹妹叫喊着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父亲,只能寻找摆脱他的办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他就是格里高,这种看法就是我们的不幸,但是他怎么可能是格里高呢?他要是格里高,他就会看出人和这样的动物生活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他就会自愿地离开。我们虽然没有兄弟,但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我们将怀着敬意想念他。可这个怪物跟踪我们,驱赶房客,很明显,他要霸占全家,让我们到街上去过夜。父亲,你看!”几个月来,因为格里高变成了甲虫,给这个家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恐慌和荒诞,格里高的父母、妹妹都不能再忍受这种生活了,妹妹的话已经变相的宣布了格里高的死刑。当格里高听到这些话,对生命的欲望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这时,他突然想起妹妹已经半个月没有再送食品过来了。“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他陷在这样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一直到钟楼上打响了半夜三点。从窗外的世界透进来的第一道光线又一次地唤醒了他的知觉。接着他的头无力地颓然垂下,他的鼻孔里也呼出了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

 对习惯了传统小说的读者来说,会觉得整个故事蹊跷,难以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超出日常生活的理性。怎么人变成了虫,然后作为一条虫生存下来。家庭对他逐渐的疏远,感情慢慢消失。而他自己还是充满着人性一直活着,直到他亲爱的妹妹公开宣称,要把外形是甲虫的哥哥消灭的时候,他才完全丧失了活着的信心和希望,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的死去。

 “‘死了吗?’萨姆莎太太说,并且疑问地望着女佣,虽然她亲自来验证了,并且事实上也无须验证就可以了解。‘我是这样看了,’女佣说,并且为了证明她的看法,她用扫帚将格里高的尸体向旁边掀动了好长一段距离,萨姆莎太太做了一个动作,好像要拿回扫帚,但终于没有拿回。‘现在,’萨姆莎先生说,‘现在我们要感谢上帝!’他在胸前画十字,三个女人也画十字。”这是格力高死后,父母的一段对话。这就是卡夫卡!在写人性的丑恶时,丑就是丑,完全真实的呈现,没有一丝的遮掩,结尾也不会虚拟一些乐观的美去给读者更多的希望。

他的所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都反映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困境和迷惑感。这也是西方和全世界现代人的最严重的一种悲观和孤独。世态的炎凉和人存在的无奈等等思想在他的各个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卡夫卡的小说,看似荒诞虚无,语言也极为平淡,脱离现实又非常现实,留给读者很多的想象。

 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被认为是大量作家创作的源泉。卡夫卡就像一个播种者,其他的作家用他的种子,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将整个现代文学推进。卡夫卡作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和创始人之一,还对存在主义哲学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代表人物有萨特、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也有人认为卡夫卡是荒诞派鼻祖,并对美国60年代后黑色幽默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是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Kafkaesque”已经成为西方多种语言字典里收纳的正式词汇,意思象卡夫卡小说中那样,即非常荒诞的含义。极少有作家的名字成为一个词汇,足见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影响力。

卡夫卡的文风和语言一般被认为是矛盾的。比如我们谈过海明威的语言是简洁的,福克纳的是复杂的,而卡夫卡是融简洁与复杂为一体的。卡夫卡的文字受了几种语言的影响,有希伯来语、德语等,文字有晦涩之嫌,因此文字显得具有多解性,他的文字和文体是长期被人研究的迷津。

卡夫卡的作品有几个主题:第一个是反映人类的孤单和相互之间的隔离。哪怕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人世间,现代人还是感到孤独。第二个主题反映的是人和自身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以及和社会机制之间的无力的、徒劳的斗争;反映法律、国家机制、官僚制度以及公司规章等对人的不公平和对人的禁锢,使人身陷囹圄。第三个主题是反映的是荒诞的,非理性化的,非人性化的,随机的,混沌的现代世界。卡夫卡喜欢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袒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表现人的焦虑和颓废。所有这些主题,对后来的现代派和黑色幽默派、荒诞派,甚至于表现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全部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下个月的同一经典文学栏目中,江教授准备介绍维克多.雨果的另一部巨著《悲惨世界》。这些名著都是江宇应教授在常春藤英语班上带领学生一起读的经典书籍。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就经典名著的话题与江教授互动,江教授联系方式是Dr.ivyadvisor@gmail.com